電子信箱 service [at] bituzi.com
幣圖誌首頁 facebook粉絲團 google plus google plus


政策大轉彎 政府幫倒忙


紅色子房專文,刊登於 好房HouseFun 雜誌 2013年12月號

在出差往南疾駛的車上,手機收到研究部發出的今日地產新聞整理,其中「財政部打房縮手,奢侈稅微調」的新聞頗令人意外,這幾個月政府來放那麼多煙幕彈,學者對奢侈稅改革研究向各國東抄西學炒新聞版面,最後還是不敵政府一句「礙於國、內外經濟情勢嚴峻,經濟成長率保2不易,擔心重稅重創內需」而作罷,如今許多地產相關業者都鬆了一口氣。

紅色子房在今年HouseFun 10月號發表的文章「奢侈稅 讓國父也搖頭」,曾闡明「增加空置持有成本,降低交易成本」的理念,才是 國父強調「地盡其利」的國家致富之道。而奢侈稅政策與「降低交易成本」是背道而馳的,反而「調高房屋稅的課稅稅基」,或是立法委員提出的「囤房稅」、「空屋稅」概念,才是可以讓國家致富的機制。

增加空置持有成本,促使地主積極對空置土地、建物招租或招商,還可以帶動地方的經濟成長以及增加工作機會,這才是政府應該要做的事情。

政府走了一圈才知道真相,也不好意思說當初奢侈稅政策是錯誤的決定,只好配合民意再將奢侈稅豁免範圍將擴大,除了現有十一項「豁免條款」之外,將再增列「其他」一項,授權財政部對個案有行政裁量權。這等於是開了關說的大門,只要有力人士能證明因為「不可抗拒因素」被迫出售,就可以免徵奢侈稅。

即使不是走關說之門,如果政府要人民花時間去證明自己沒有意圖的行為,這就是一個設計很爛的政策。因為這種賣房「不可抗拒因素」其實有上千百種,舉例來說,如果有民眾覺得自己住進來感覺房子有鬼,想趕快賣掉搬走,這也是一種「不可抗拒因素」。但面對財政部的行政裁量權,是不是就得要想辦法證明這棟房子有鬼。嗯!依據政府專業簽證制度,是該找一位法師道士簽字出證明嗎?

我只能說,「做對的事」是比「把事做對」重要,錯誤的政策比貪汙更可怕。

這次紅色子房與同事到中部某工業區出差,是因為有家外商配合生產基地要移轉到東南亞,進而決議要處分他們在台灣的資產。我們公司接到國外分公司的委託協助處理此事,同時也已有這外商基地的鄰居廠商,對這家外商擁有的數千坪廠房土地有興趣,派總經理主動與我們相約討論。

我們走進這家工廠,總經理熱情地招待我們到展示間喝咖啡,同時跟我們介紹他們新研發的產品。作為一個傳統建材產業,這家工廠有近30%的人力做產品研發,高薪聘雇許多從事綠建材研究的博碩士,發展出許多新專利產品,讓我眼界大開。

同時,為了吸引並留住人才,該公司董事會每年都將年度盈餘,分配給所有員工當分紅獎金。聽說許多重視研發的傳統廠商陸續採用這樣的制度,以激發員工對公司的向心力,但這樣的制度面對公司發展策略決定要做大量資本門的投入時,就會受到許多內部的阻力。

「我們很需要擴廠,但如果將資金壓在買新的廠房土地,其實也會降低前幾年的公司帳面獲利,進而影響員工的獲利分紅,這也是我們兩難的地方。」總經理說。

「所以,如果有專業投資法人願意買下土地,量身打造廠房租給你們,應該是最好的方案吧。」我提出這樣的構想,該總經理眼睛一亮!

目前國內壽險資金、政府主權基金都需要穩定的收益,藉由與這些大型地產基金的合作,是有機會達成雙贏的目的。特別是政府的主權基金,更應該從促進國家發展的角度協助有發展潛力的廠商,投入資金在需要大量資本的不動產,長租給這些有潛力的廠商們,並以不動產價值的穩定擔保來保障投資人的權益。這比起政府主權基金去買一堆國外的基金、連動債還有意義,也可以促進國家經濟的實質發展。



回到奢侈稅政策,政府還是用傳統頭痛醫頭的簡單概念,聽說工業區土地漲,就思考把工業區納入奢侈稅的課徵範圍,此次修法擬新增適用非都市土地的工業區。但是,這樣工業區的土地就會降價嗎?似乎未必,還不如思考提高空置成本的機制,促使這些工業區的地主願意將土地長期租給這些發展中的廠商,同時讓這些有能力的廠商可以將資金放在產品研發、高薪聘請人才、拓展全世界業務市場上,賺更多新台幣回來。

這就是政府及蛋頭學者們,老是用最簡單的思維去解決問題,卻不了解實務上的操作,有更好的解決方案及發展趨勢。

政府幫不上忙沒關係,最好還不要幫倒忙。

此次奢侈稅政策改革的大轉彎,就是一個政府幫倒忙又不敢認錯的實證。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