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信箱 service [at] bituzi.com
幣圖誌首頁 facebook粉絲團 google plus google plus


技術分析策略探討-相對強弱指標RSI



前幾篇文章介紹過KD、ADX與均線指標,
今天要來介紹大家也很常用的RSI指標。
想必大家都知道,
價格是由供給與需求間的平衡來決定的,
所以在股票或商品市場中,
供給與需求間必須求取平衡,
價格才能穩定。
但是在常態下,
供給與需求兩者本身,
都會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而不斷地波動,
自然而然價格也會跟隨著高低起伏不定。


簡單來說,
如果大家都看好市場,
就不會有人想要賣出股票,
造成股票供給減少,
於是股票價格就會一直往上走;
反之,大家都看壞市場,
就會拼命地想賣出股票,
造成供給過剩,超過需求,
就會造成股票價格一直往下掉。
但是,看多與看空的人僵持不下,
價格就會在那邊不上不下的盤整著。
我們在作交易的人,
不怕大行情,只怕沒行情阿。

RSI指標就是基於這個供需平衡的原理而產生的,
用來測量市場買賣力量的強弱程度。
不過在現實的市場中,
無法統計真正供應者與需求者的數量,
因此,RSI的計算上,
只得利用買賣(多空)雙方爭鬥的結果-收盤價格的漲跌為基礎,
來評估市場買力的強弱。




以14日的周期參數為例,
RSI將14天當中漲勢的總和,
也就是每日收盤價減前一日收盤價的正值總和,
看成買方的總力量,
也就是14天的「總買力」;
14天當中跌勢的總和,
也就是每日收盤價減前一日收盤價的負值總和,
看成賣方的總力量,
也就是14天的「總賣力」。

因此在計算RSI時,
必須要先求得14天當中,
每日收盤價跟前一日收盤價相比的漲跌幅度。
由於必須跟前一日比較,
所以在14日週期的RSI中,
需要15日收盤價的數據。
所以在計算過程中,
將漲幅與跌幅分成兩邊,
將14日漲幅總和除以14,即為14日漲幅平均值;
將14日跌幅總和除以14,即為14日跌幅平均值。
RSI將漲幅平均值視為買力,跌幅平均值視為賣力。
所以RSI計算的方式如下:



至於計算下一日的RSI值時,
可以使用算術平均數來計算下一日漲幅平均值,
不過還是以平滑計算法運算比較方便。
計算方式如下:


RSI指標的研判功能

RSI值永遠介於0與100之間,
所以RSI是圖表上較為方便且實用的輔助分析工作。
一般來說,RSI有以下研判功能:
1. 頭部或底部形成徵兆:當RSI直升至70以上,
或降至30以下,RSI的圖形表現,
通常較K線圖形的頭部或底部,
提早出現到頂或到底的徵兆。
也就是說,RSI在70以上表示買超現象,
在30以下為賣超現象。
2. 虛弱反轉:RSI值在70以上或30以下的反轉,
是市場趨向反轉的強烈訊號。
3. 背離訊號:在實際的日線圖上,
頭部的形成是一頭比一頭高,
而在RSI的線型上,卻出現一頭比一頭低的情形,
就是所謂的背離訊號。
此種背離,顯示了價格虛漲的現象,
意味著較大的反轉下跌的前兆。

RSI指標的優點與缺點

1. 週期的決定-
週期較短的話,RSI會比較敏感;
週期長的話,RSI就會比較遲緩。

2. 超買區與超賣區的確認-
RSI值在70以上就真的是超買區?
在30以下就是超賣區?
此種標準應該要看周期的長短來調整。
在特殊的漲跌行情中,
RSI漲至90以上或是跌至10以下,都有可能。
所以在70以上就貿然賣出,
30以下就貿然買進,都有相當的風險在。

3. 背離走勢難以事前確認-
背離走勢的訊號,都是事後歷史,
在當下我們無法立即判斷行情走勢,
大多是在發生後我們才會判斷出來。
有時候不一定在出現背離後,行情就立刻反轉,
有可能在第二次或第三次背離出現後,
行情才真正的反轉。

4. 支撐線與壓力線-
當RSI值徘徊在40~50之間,
常常是盤整的行情,
常常會有RSI值突破支撐線或壓力線時,
價位卻沒有實際的反轉。

5. 以收盤價計算RSI的可靠性-
當一日行情的波動很大時,
上下影線可能很長,
那RSI的漲跌便不足以反映該段行情的波動。

所以RSI有不少缺點,
但是做為輔助分析的工具仍然相當重要。
改良的方式也蠻多的,
你可以改用最高價或是最低價來計算RSI,
或是用高低價格的平均價格來計算,
甚至可以使用成交量加權來計算RSI值,
再用來研判行情是否見頂或見底。
所以市面上的技術指標提供給我們的是一種想法,
有了想法我們就可以改變使用方式,
來創造出我們自己的觀察指標,
來輔助你的交易判斷。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