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信箱 service [at] bituzi.com
幣圖誌首頁 facebook粉絲團 google plus google plus


瑞信被瑞銀合併後,德意志銀行也傳出危機,市場卻越來越沒有恐慌氣氛?每個人都在期待著降息,聯準會真能順利如市場所願?



美股上週連續第二週的上漲,而且QQQ還分別上漲了5.83%跟1.81%,

SPY則是上漲了1.06%跟1.48%,漲幅遜於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

不過卻又比道瓊指數要好得多,道瓊成績為-0.15%與+1.18%,

為什麼會特別提到這兩週?主因當然是市場正在動盪不安,

美國連續三家銀行倒閉被接管,另外則是瑞信(代號:CS)被瑞銀(代號:UBS)合併,

再加上周五最新的德意志銀行(代號:DB) 也傳出狀況,

那是不是讓人覺得雪上加霜?

但開頭寫到這兩周的股市表現,讀者肯定又覺得好像連不太起來?

是的,這是標準的利空不跌,又或者說「股市的信心實在太強」,

當瑞士的第二大銀行瑞信出問題,

結果瑞銀就這樣被政府「指導」吃下這塊壞掉的蛋糕,

那德意志銀行若真走到很糟糕的那一步,其實也不會怎樣,

因為考古題答案就放在那邊了,不是嗎?

這或許是股市現在這麼強的原因,但很多事情還真的是很難這麼快下結論的。

聯準會(Fed)上周五公布的數據顯示,

在矽谷銀行(代號:SIVB)和標誌銀行(Signature Bank)接連倒閉,

並引發新一輪全球金融動盪的那一周,

美國銀行業者的存款大降近1000 億美元。

矽谷銀行和Singnature Bank分別在3/10和3/12倒閉,

根據Fed公布的數據,在3/15為止一周內,

美國銀行業存款減少984億美元,創近一年來最大降幅。

其中小型銀行存款為5.46兆美元,暴減1200億美元,

跌幅是前次紀錄的兩倍,以百分比計算創下2007年3月16日以來單周紀錄,

然而前25家大型機構增加卻是近670億美元,總額達到10.74兆美元。

部分資金流入貨幣市場基金

大型金融機構存款流入的規模,幾乎是小型銀行存款流出的一半, 

根據數據,在3/22為止一週內,超過1170億美元資金流入貨幣市場基金,

這些地方的利率比儲蓄利率更有吸引力。

報告也顯示,小型銀行該周借貸暴增2530億美元,

達到創紀錄的6696億美元。前25家大型銀行借貸則增加2510億美元。

這代表某些小型銀行在該周擁有超過970億美元現金在手,

試圖針對存戶提領資金充實銀彈、預做準備。

目前不清楚小型銀行存款外流的情況會否持續,

官方持續強調金融體系依然健全且有韌性,

聯準會主席鮑爾上周也試圖安撫投資人,強調銀行體系健全,

Fed 有保護存戶的工具因應任何對經濟和金融體系的嚴重威脅,

也準備好加以善用,並要存戶對銀行存款感到安心。

鮑爾還說,過去一周以來存款流出情況已經趨於穩定。

緊急貸款激增,也讓Fed資產負債表的準備金增加4400億美元,

扭轉去年6 月量化緊縮(QT)以來的下滑走勢。

更白話點解釋,意思就是這波的緊縮其實已經告一段落,

整體市場的寬鬆還是讓股市繼續上漲,

而且科技股目前的強勢表態,很可能再下一城,

ChatGpt等各種AI人工智慧的軟體出現,

許多人都期待會像當年蘋果的iphone那樣改變世人的生活型態。


有關半導體與晶片股的未來,目前依舊是樂觀看待,

金融市場的海嘯到底會不會產生?

往往災害都要比上一次更大,市場信心才會崩潰,

目前看起來連德意志銀行可能出問題,但大家似乎不太在意,

那除非要短時間有大量銀行都不行,通通發生危機,

要不然這個股市要回檔大修正恐怕有些難度。

上圖為SPY日線圖,白框處為近兩周以來的走勢,利空不斷卻不跌

第一季快要進入尾聲,對於第二季看法還是比較偏向區間盤整,

投資人要建立長期投資部位還是可以慢慢布局,這個第二季要大漲的話,

可能就要靠聯準會宣布降息了,要不然最快也要等四月中的企業財報公布。

金融股目前仍在風頭上,不會去接刀。

太多人想要等金融海嘯發生,因為可以好好大買特買,偏偏這樣想的人這麼多,股市就越難回跌了,小漲小跌為主,暫時不要期待太多。

美國的矽谷銀行倒閉,短短48小時就被接管,未來還有哪些危險名單?聯準會連忙宣布周一要開緊急會議,不過股市的跌勢能否順利止住?



最近幾個交易日可說是腥風血雨,美股連續重跌,

SPY短短一週下跌4.52%,道瓊也下跌了4.44%,QQQ下跌了3.7%,

下跌的重心從科技股移轉到金融股了,因為美國第十六大銀行倒閉了,

SVB 集團旗下矽谷銀行 (Silicon Valley Bank)(代號:SIVB) 上週五倒閉,

周四大跌60%,盤後繼續大跌50%,接著周五的開盤就被接管,

這動作之快,簡直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投資人當然先把錢從股市抽出,移到債市,

美債反而又得到了新的資金去支撐。

目前外媒整理出10家銀行可能步入後塵,

而且群眾納悶的是「會不會這次又像上次2008年一樣,發生金融海嘯?」

SVB集團旗下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週四被迫賤賣手中債券來籌措現金,

大虧18億美元,由於籌資失敗,

該銀行週五遭加州金融保護與創新部(DFPI)關閉,

並移交給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接管。

對銀行業來說,當短期市場利率走高,

利息成本提高的速度比營運資產所產生之收益更快,

短期上將造成淨利差縮小;反之當短期市場利率走低,則短期淨利差就將擴大。

其他銀行也顯示出類似的危險訊號,

外媒整理還有十家銀行可能陷入這樣的危機,

因為他們過去一年的淨利差都收窄或擴張幅度最小。

分析師透過總資產至少為100 億美元的美國各家銀行,

排除高盛(代號:GS)等純粹的投行,自FactSet查看了108家銀行,

透過利息收入減去利息支出,再除以總營運資產,

列出下列10家可能步矽谷銀行後塵的銀行名單:

包含了:

1.Customers Bancorp(代號:CUBI)

2.第一共和銀行(First Republic Bank) (代號:FRC)

3.Sandy Spring Bancorp(代號:SASR)

4.New York Community Bancorp(代號:NYCB)

5.First Foundation (代號:FFWM)

6.Ally Financial(代號:ALLY)

7.Dime Community Bancshares(代號:DCOM)

8.Pacific Premier Bancorp(代號:PPBI)

9.Prosperity Bancshares(代號:PB)

10.Columbia Financial(代號:CLBK)

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 母公司 SVB Financial 因融資失敗,

正研議出售的可能性,引起股價暴跌後已於上周五暫停交易且被監管機構關閉,

可是被發現在前兩周,該行高層出售數百萬美元股票。

SVB 總裁兼執行長於2/27以36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SVB金融(代號:SIVB)12451股,

每股均價287.42美元,根據向美國證交會(SEC)遞交的文件,

同日他也行使每股105.18美元的股票選擇權買進相同數量的股票,

意味其在SVB 的持股量不變。

該銀行的高層是否早知道銀行的財務狀況出了問題?

美國聯準會也著急在週一要緊急開會,

畢竟銀行倒閉如果越來越多,那可真的難以收拾,

這跟通膨相比,應該都很嚴重,

股市會不會大跌?目前來看,整體的體質還是健康的,

盤整微跌,下周如果有CPI的好消息出現,甚至還會大漲,

其實通膨如果真的因此被打消,也未嘗不是壞事,

聯準會3/22的會議到底是否會升息兩碼?

這真的是兩難,而且如果大轉彎變成不升息,

市場也不一定大漲慶祝,因為這代表著發生很大的事,

要不然聯準會的利率政策怎麼大轉彎了?

目前來看,第一季的末段有上漲會出脫持股,

不過慢慢進入第二季後,沒有太大行情可以期待了,

會休兵等待,投資人要選股的話,選科技股也許還有點肉,

金融股目前正在風頭上,避開為宜。

假如重演2008的事件,又是一次財富重分配的好機會,但每月的現金流非常重要,要不然套牢久了又開始慌張,然後就是在低點殺出持股,歷史總是不斷重演。

美股多頭回神,年線保衛戰多空都在激戰,剩下兩週準備要進行聯準會的利率決議,本周五的非農數據至關重要,看看景氣是否有明顯下滑跡象!

近一週以來,美股多頭回神,道瓊指數上漲574點,漲幅1.75%,

而QQQ上漲2.68%,SPY上漲1.97%,目前都吃掉了前一週的一半以上跌幅,

在年線附近的保衛戰,多方還是有認真防守的,

而且科技股由於未來AI題材逐漸發酵,很可能會繼續半導體的榮景,

畢竟ChatGPT進步的速度很快,未來更多人使用這個工具後,

晶片的需求勢必大增,因此最近半導體類股(代號:SMH)相對有撐,

尤其是輝達(代號:NVDA)、博通(代號:AVGO)財報都非常不錯,

股價雙雙創波段新高。


上圖為NVDA日線圖 

上圖為AVGO日線圖

另外是有關於升息的議題,目前市場已經有了共識,

未來三次利率會議至少都會升息一碼,

這項利空已經讓市場慢慢適應,

因此過去幾天開始有一點點鴿派的聲音就上去了,

現在最理想的預期就是連續三次都升息一碼,

但很順利的在夏天結束之前,就停止了這次的升息周期腳步,

進入盤整時期,利率就維持這個位置不變到明年,

波士頓聯準銀行總裁柯林斯上週五釋出鷹派訊號重申,

通膨依舊過高,聯準會仍有更多工作要做。

她表示:「包括消費者物價 (CPI) 、生產者物價指數 (PPI)在內的通膨數據,

以及持續強勁的勞動力市場指標使我越來越確信,

聯準會需要做更多工作才能使通膨回落至2%的目標。」

「不包括住房在內的服務業通膨仍然很高,

這可能需要給勞動力市場降溫,而就業市場顯然目前仍非常緊俏。」

里奇蒙聯準銀總裁巴爾金也表示,他認為聯準會今年沒有暫停升息的理由,

但可以用「較從容」的步調升息,

並認為目前確實存在著利率區間最高升到5.50 ~ 5.75%的可能性,

儘管最終仍取決於經濟數據。


目前7/26的利率會議看起來仍有機會再升息一碼到5.5~5.75%,

這個直逼6%的利率,金融市場是否吃得消?

科技股的估值也會受到壓抑,目前大多頭很難展開,

不過再大跌回到去年十月的前波低點也不容易就是了。

永遠不要忘記自己的交易周期是什麼?

因為短、中、長期交易,都有其規則跟規律,

如果混為一談,自然是雞同鴨講。

假如升息引起了房貸市場的崩盤,那就會重演2008的事件,央行勢必也會快速降息,只是到了那一步,通膨沒有了,而且股市也會大幅回檔,聯準會是否真的要做到這麼緊?我們密切觀察。

道瓊指數近三週以來的盤整,科技股雖然有振幅也走不出盤局,美國各項數據都不支持停止升息,市場信心從樂觀轉為觀望!



這十個交易日,道瓊幾乎是原地踏步,最近盤整再盤整,

那斯達克的振幅比較大些,但也是幾乎停留在原點,

最近市場爭論不休的議題,不外乎就是CPI跟PPI降幅都很小,

不像之前那麼明顯,通膨似乎具備黏性,還真被聯準會主席說中,

之前大家覺得主席只是嘴硬,現在6月的會議看起來也要繼續升息一碼,

換句話說,連續三次的會議都很可能繼續升息一碼,共計三碼,

這樣終端利率豈不是要接近6%?

股票的預期投報率一定要夠大,要不然誰還要拿錢進股市?

正因為如此,這陣子市場的樂觀有慢慢被冷卻,

股市雜音變多,於是波段新高沒辦法去挑戰了,

不過慶幸的是,科技股因為ChatGPT有了新的題材,

微軟擁有了這個強大的武器,股價前幾週有不錯的表現,

不過因為具體的收益可能還沒這麼快出來,

股價已經暫時回檔到258.06美元。

上圖為MSFT日線圖

白框處可以看到月均線即將往上穿越年線,即便本週的走勢偏向盤整,

未來多方力道也會加大,因此對於微軟(代號:MSFT)的中長期

還是看好偏向樂觀,至於被直接打擊到的對手,Google(代號:GOOGL),

股價跌深後,什麼時候才可以動手買進?還是未來一去不復返?

上圖為GOOGL日線圖,目前反彈不過年線,這段時間明顯弱於大盤。

上圖為GOOGL跟SPY近半年的績效比較圖,會發現遠遠弱於大盤。

如果說GOOGL的股價跌成這樣跟ChatGPT沒關係的話,那實在說不過去,

什麼時候開始大量的新聞報導這事情?

大約就是去年的12月,中國比較多文章在介紹,

後來到了今年1月,台灣的媒體也跟進報導,

這軟體在更早之前就已經開放測試版使用,

股價之前就已經跌個不停,原本很多人還想不透,

現在總算水落石出,不過Google的搜尋廣告市占率這塊太大了,

微軟要吃下來一些些應該有機會,但更可能的是整個餅做大,

最終廣告商還是會兩邊都下,然後做比較,接著才決定把預算下到哪邊去,

身為廣告商,不太可能在一個還沒穩定的AI軟體上下大把廣告預算,

大家現在對於ChatGPT也是在摸索,而正式版也還沒登場,

也許GOOGLE(代號:GOOGL)的強彈就是出現在那時候。

最後祝大家繼續在Q1順利賺錢,目前多頭還是穩健控盤,

跌個兩三天如果就想著要下車,那這大趨勢財恐怕就很難賺到了,

進出有據、不貪不懼,謝謝你們的閱讀。

升息最大的危機不在於股市這邊,而是美國的房貸市場如果破裂,那就會重演金融海嘯,這才是影響股市最大的變數,房市破裂過程不可能股市不崩跌,那時候的降息速度就會很明顯加速了,目前為止都還言之過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