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信箱 service [at] bituzi.com
幣圖誌首頁 facebook粉絲團 google plus google plus


從《精準預測》破解程式交易迷思


如果夏天的午後小品是塔雷伯的《反脆弱》
那今年秋天的睡前讀物就是Nate Silver的這本《精準預測》
一個在預測這檔事情上已經有相當成績的人,會告訴你如何避免預測失誤。

為什麼程式交易被誤解?


程式交易代表著,將已經明確的交易邏輯(也就是怎樣要買?怎樣要賣?),藉由程式來執行。

程式交易代表的是,由電腦執行買賣的指令。但買賣的邏輯是由「人」所寫的。

一開始大家對於程式交易有優勢的想像,來自於:
一、機械式的紀律操作,避免人性的弱點
二、一般的程式交易除了下單之外,還提供歷史數據提供參考,可以讓投資人瞭解下單的邏輯在過去模擬歷史績效為何。

程式交易的本質對於一個下單邏輯無法明確說出(別擔心,很多人都是這樣),
下單的紀律常有問題(容易凹單、開盤時間無法照顧自己的部位)、
下單的邏輯在過去常常大賠的人來說,的確可以改善一些缺點。

但這些改善,並不代表「獲利的保證」,為什麼?

作者在第三章《我在乎的只有輸贏》,很好的回答了這個問題。

魔球中球探與統計學家的戰爭


作者在2008年成功預測了五十州中四十九州的總統大選獲勝者與參議員選舉後,許多出版社找上Nate,想出一本像是《魔球》還有《蘋果橘子經濟學》書呆子征服全世界的故事,然而作者顯然不認同這種統計學家無所不能的立場,所以寫出了這本《精準預測》。

魔球在棒球上的成功算是一個特例,被媒體神話的例子;
用統計數據找出他人不知道的資訊的確有用--前提在於沒有其他人知道怎麼用統計數據。

作者認為球探的價值並不會被抹滅,反而現今球團更注重球探的價值。原因是因為球探除了可以瞭解統計數據之外,還可以觀察到統計數據觀察不到的事情,而且避免統計學家認為如果東西無法被量化,那就一定不重要的迷思,作者舉Billy Beane也會觀察球員的心理特性來說明所謂的《魔球》不是單純的統計超越一切勝利的天真想法。



過去的球探可能像《魔球》裡面寫的,只觀察一個棒球選手臉好不好看,但現今頂級優秀球探的挑戰,在於是否能將影響球賽的因素難以量化的部分作的比以前更好。

於是我們得到了初步結論:會用統計數據預測球賽已經不是什麼贏球的保證,
重點是你的資料解讀到底有多屌。

換到本篇文章想討論的程式交易的迷思,若是不能培養自己對於買賣邏輯好壞的判斷,那就容易落入"程式交易很厲害、一定可以賺錢"或者是"程式交易都在騙人"的二分法中。

最後引述書中三段文章,希望能有所啟發:

在大部分競爭激烈的行業中,跟運動一樣,最好的預測者都要不斷創新。要採用「利用市場效率不足」這樣的目標很容易。但這樣並不能真的給你一個計畫,讓你知道怎麼找到不足之處,然後決定這些代表的是全新的開始還是錯誤的線索。要想到別人沒想過的東西很難。要想到好的想法更難──而你想到的時候,很快就會有人複製。

所以這本書不會去推銷快速的解決之道,說你只要用稍微不一樣的方法來從事你的事業,就能比競爭對手預測得更好。好的創新者通常想的非常大,而且也想的非常小。在問題最為小的細節裡、別人很少會花功夫去看的地方,常常能找到新的想法。有時候你做最抽象、最哲學性的思考,思考世界為什麼是這樣,主流典範是否有替代之道,這時候就會找到新想法。在這兩個空間的中間地帶,我們的人生有百分之九十九在這裡度過,就很少找到新的想法。我們在人生正常的歷程中所做的分類和推測通常足以讓我們應付過去,但是有時候資訊可以帶給我們競爭的優勢,我們卻任其由指縫間溜走。

關鍵在於發展工具和習慣,好讓你會更常到正確的地方去找想法和資訊──一旦找到這些之後,就要磨練這些技巧,用輸贏去掌控他們。

程式交易不是交易獲利的保證,能不能寫出會賺錢的程式才是關鍵。
程式交易已死;程式交易萬歲。

若不想進步,難道就不能賺到錢,還是可以的,以後有空再說。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