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信箱 service [at] bituzi.com
幣圖誌首頁 facebook粉絲團 google plus google plus


指標的定價能力



用於判別趨勢多空的技術指標多如繁星,但總歸是為了定出價格與發展趨勢的關係。一般可分為兩種形式的做法:

  1. 兩條平滑線:短週期平滑線向上穿越長週期平滑線視為上升趨勢,反之下降。例如 MACD、不同週期的均線交叉。
  2. 單條平滑線:收盤價、真實價格或其他計算所得的價格大於單一指標平滑線視為上漲趨勢,反之下跌。例如收盤價與均線相減的正負值。
這兩種形式的意涵追根究柢是一模一樣的,或者說,所有指標的多空判斷幾乎都是遵循同一個道理 – 短期價格與長期趨勢的相依或背離特徵。既然指標的原理相同,關鍵或許藏身於「價格取樣」及「計算週期」,而非指標的種類。價格取樣的部分敝團隊已於前文討論過,今日著重於週期計算。

『 原來很多指標只是表面不同,骨子裡卻半斤八兩 』

以簡單均線 ( SMA,Simple Moving Average ) 及指數移動平均 ( EMA,Exponential Moving Average ) 為例,兩者最大的差異在於 SMA 賦予過去每一個歷史價格相同的權重,EMA 則看重最新價格,給予較高權重後再供下一根 K 棒計算使用,把新價格的重要性連續堆疊。因此在使用同樣的週期下,SMA 比 EMA 遲鈍,敏感的特徵讓 EMA 得以在趨勢頭底部迅速跟上反轉趨勢,卻又在盤整的時候造成多空翻單頻繁而放大損失。換句話說:較長週期的 EMA 其實與較短週期的 SMA 幾乎是一樣的工具。不僅這兩種均線本質上相仿,其他均線公式也是,甚至幾乎所有指標都是來自同類型的概念。那麼,把其中一項指標的原理徹底掌握並設計妥當應該是正確的方法。

然而,是否對於指標的敏感、遲鈍兩個矛盾特徵有互補的解決方式,各取其優勢呢?

『 用簡單的物件,賦予正確的定價能力 』

傳統指標運用方式框住了人們的思維:恆定的週期。因此交易者不斷微調指標參數,或經由程式最佳化尋求「非隨機性」的合理參數。這個問題可以採用自動週期參數解決,但自動週期的應用較複雜,且必須經過程式或 EXCEL 表單化計算。另一個簡易且有效的方法是讓指標「重新定價」( re-pricing )。

回顧技術分析存在的原理:在一個流動性足夠的商品市場中,由於遊戲者眾,中短期時間內的大樣本交易綜合行為並不因微量新進場與離場者而改變其本質。所謂市場本質,乃是心理平均素質 ( 投資 / 投機者對於價格變動的期望、擔憂、恐懼等情緒 )、群體停利停損均值等。廣義來說,它已包含了所有市場參與者的綜合交易策略 – 無論是主動或程式化交易。

因此,商品在走勢的發展上存在一連串「關鍵價格」,這些關鍵價格可能是市場停損或停利的集中點,一旦觸及關鍵價格,走勢因為沒有相對應的反向買賣力而出現一發不可收拾的波動。歷史上使用這種臨界值交易最成功且名聲響亮的莫過於傑西李佛摩 ( Jesse Livermore ),現在坊間則主要把它運用在突破系統:當價格向上或下突破某一個箱型區間或特定價格,其後發展將不再受原本的價格區間約束。換句話說,在劇烈走勢開始後,「原有的價格區段已經不具有意義」,縱使他們存在於指標計算週期內仍可忽略 – 視為價格誤差。

當價格震盪處於某一個區間的時候,使用一個固定的短、中、長短期週期參數都可能是正確的,端看交易策略是順勢或逆勢。然而一旦價格經過強勢的上漲或下跌來到另外一個區間時,市場遊戲者的持有成本及心理狀態已經全然不同於原有的價格記憶。在這種情況下,原有的價格區間存在於指標計算中只會導致沒有意義的遲鈍。給予指標重新定價的能力、捨棄市場已經忽略的價格空間可以為多空判斷帶來立即性的活化效果。

無論選取哪一項技術指標作為交易之用,或是進階者設計自有指標,我們建議交易者儘可能確實掌握計算公式中每個環節的涵義,才能針對性的補強,事半功倍。


《 本文由 PROG 璞格交易團隊提供 》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