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信箱 service [at] bituzi.com
幣圖誌首頁 facebook粉絲團 google plus google plus


淺談策略失效



策略失效是交易者最頭痛的問題之一,並且該如何界定策略出現的虧損屬於暫時性的應有損失或「已失效」。多數程式交易者會把 MDD ( Max Drawdown ) 這個長時間最大回測虧損視為未來可能出現最壞的狀況,但少有交易者在實際交易後真的能忍受虧損超過 MDD 才判定策略失效。我們今日討論失效發生的一些原因。

首先,該如何判定策略失效?策略失效會直接反應在長期虧損,然而該如何定義這個「長期」?「虧損」又該是多大。敝團隊日前的文章已經多次討論過關於參數數值往往是交易者不斷在尋求答案的環節,但除了指標內或策略程式碼中的可見參數外,其實更多隱含參數左右著交易系統的可用性,例如上述長期時間與虧損額度就是兩個隱性參數。一個指標參數已經難以解決,當這些遭到忽略的參數加入後又如何?可想而知。

策略失效一般分成兩種可能:
1. 回測的過度最佳化或隨機致富。
2. 同類型的交易者眾多,市場效率提高後導致策略失效。這個問題在 2005 年電子交易崛起後更加顯著。

第一個類型的失效來自策略設計本質上的錯誤,常發生於最佳化的過程中。然而一個策略是不是過度最佳化可以從許多方面去探測,包含是否在長期間保有一定的特徵,或是虧損、獲利是否集中於某一個時段。適當的策略特徵表現需要適當的交易數量支持,過度頻繁與缺乏都是問題。頻繁造成交易成本提高,缺乏則因骰數低而無法在回測期間中足以呈現策略特徵,並且在實際下單後也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將策略本質完整的反應在損益上,這些本質可以從獲利因子、勝率、權益曲線標準差等方面看出。

第二個類型「市場效率提高」是少被人們提及的。

何謂效率?市場效率是財金或財工領域的根本假設,其假設市場當前價格永遠反應了當前所有已存在的消息或其他左右商品的資訊,市場參與者在長期來說並不可能戰勝市場而從中獲利。不論這個源於芝加哥學派的假說是否正確,這個概念並不適用於任何方向性交易的策略,因為若一位交易者認同這個前提,那麼他所架構的應該是當價格出現與理論值偏差時的套利模型,而非買進或放空的方向性交易。

策略本身也有效率的問題。如果我們把過去數十年間廣泛被使用的指標逐一將之程式化並回測長期表現,可以發現幾乎沒有指標能夠具有良好而且穩定的獲利能力。原因如同金融世界全球化的變革一樣,網路及電子交易的蓬勃發展所導致得的高效率市場,讓許多交易方式逐漸失效至不具有獲利空間,跨國、跨市場的價差套利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過去很多跨國套利的投資銀行或單位可以第一手得到其他國家所傳來的訊息,在某個國家收盤後或盤中價格已經偏離上一個交易日收盤價時 ( 例如歐洲、亞洲 ),交易員在開盤時間較晚的地區 ( 例如美國 ) 開盤進場向已開盤國家同類商品的價格方向買進或賣出。隨著市場資訊流通,不同國家的同類商品在盤中逐漸收斂價差,當價差完整回歸或收斂至某一個程度後出脫持有部位,得以長期從低風險的交易模式中得益。如果他們在較早開盤的市場同時做出相反部位的避險組合,就成了無風險套利。然而隨著金融市場全球化,這一類型的交易獲利空間已經極小。

一些被廣泛使用的指標存在同樣問題,當市場內有眾多參與者共同使用同一種指標、或是源自類似邏輯的不同指標後,這個指標所具備的獲利空間就遭到了壓縮,因為場內具有許多依照該指標建立部位的委託單,不同之處僅在於使用週期的些微差異,基本邏輯卻一致,所以交易者下單後價格立即折返的現象越來越常見,因而衍生出指標逆勢的高頻交易模式。大部分的人在見到下單後立即的虧損若再搭配過小的停損幅度,則交易總在不斷的停損中發生。

對於價值型投資者來說,指標是一個附加的參考工具,然而對價格投機或量化交易者而言,指標、系統需要可以長時間的存活在市場中,必須尋求市場中尚未達高效率的設計。

市場多數既有策略已經失效,然而解決失效的方式並不是 try and error 不斷調整參數,而是了解失效的原由,以邏輯性的改變取代沒有根據的最佳化。由於許多市場交易者不斷在最佳化的過程中調整參數,因而美國近年出現反向邏輯的參數循環交易模式,獲利能力並不遜色,值得各位思考。




《 本文由 PROG 璞格交易團隊 提供 》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