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信箱 service [at] bituzi.com
幣圖誌首頁 facebook粉絲團 google plus google plus


交易系統的 DNA



每一個人都運用他特有的模式交易,一般來說可分為主觀交易與量化、程式化交易。然而無論交易者運用了哪一項技術在市場競爭,都值得有系統的統計或模擬其交易模式所衍生的特徵,並歸納出這些法則綜合後具備的特質後,再針對關鍵處著手,這種交易系統模型所顯現的鮮明特徵就是所稱的 System Pattern。

由一個簡單的例子說明 System Pattern:若一項交易策略的統計勝率為 50% ( 無論是否過度最佳化 ),理論上來說這個策略在大樣本的回測或實際交易數據內,呈現輸贏相互交叉的比例越高則越好,表示權益曲線增長平滑。換一個角度思考,在 50/50 的機率獨立事件中,連續虧損 5 次的可能性為 3.1% ( 1 / 64 )、10 次則為 0.1% ( 1 / 1024 )。但若把簡易的 System Pattern 程式碼加入統計後,我們不難發現交易事件並非依照機率隨機排列組合的個別產生,一個 50% 勝率順勢系統的連續 5 次虧損機率明顯大於 3.1%,通常發生於盤整時;相同勝率逆勢系統連續 5 次虧損出現率也必然大於 3.1%,見於趨勢發生時。然而,若我們採用一個猴子射飛鏢的隨機進出場條件,例如隨機買進或賣出、每三天結束持倉並重新買進或賣出,如此一來會是個勝率 50% 的系統,並且多數時候更規則性的依照著理論值 W L W L W L 方式排列。

這種獲利與虧損排列的方式嚴重影響到了 DD ( 或 MDD ) 表現,除了突發的黑天鵝事件外,大型 DD ( Drawdown ) 通常發生於 L 連續出現時。因此為了能讓獲利與虧損呈現較規則的組合,交易者可以根據系統本身的 Pattern 解決,常見的有下列幾項:

  1. 使用一組簡單的指標進行交易判斷。過於複雜的濾網或多條件共同判斷往往造成邏輯衝突,並且使策略不斷停損、翻單。既有的公開指標已經多到不計其數,其中最常見的各類均線系統 ( SMA、EMA , etc. )、MACD、KD、RSI 等,在「正確的交易時間」往往能給出一致的答案,所謂正確的交易時間指的是當趨勢正在明確發生時。因此交易者簡易使用一些大型濾網便可,因為指標只是一個給予方向的工具,勝負的關鍵未必在此,過度條件化只會放大實際虧損的可能。
  2. 突破系統的失敗也是常見的共通特徵。由於許多交易者慣於從圖表中觀察過往的價格發展後據以制定系統,也因此每當價格有持續的上漲或下跌時,都能有效突破中長期高低點。且不論是因為突破造成了價格發展、或是因為價格發展後所以由結果論反觀得高低點突破,一段成功的突破往往並不是短時間的小型盤整或趨勢遭到破壞。因為突破後的獲利過於誘人,人們喜好圍繞其身邊追求機會,因此不斷地觀察、判斷目前是否已經可定義為突破,或是在程式語法中運用過短或固定週期的參數尋求突破點 ( 常發生於交易單商品的交易者 )。真正成功的突破是需要等待的,且發生時顯而易見,過度尋求不真實的突破常是造成連續虧損的重要原因。
  3. 資金的運用方式必須跟進出場、停損停利相互搭配。多數人已經懂得改變部位大小,最常見的便是加減碼。進入市場時的第一試單是個艱難的決定,但交易者習於信任自己的每一次新行為,或許再加上一些期盼,便放入較大的資金比例用以快速累積獲利保護接下來的部位增加。這裡要說的並不是當交易失敗所面臨的虧損,而是交易成功。交易者品嘗到第一筆下注的成功果實後,隨之而來的加碼比例將與第一筆試單有關,以一個 123 的簡單倒金字塔固定加碼策略來說,如果第一單金額為 10 萬則加碼部位等值 20 萬,但若第一單金額為 50 萬,後者則為 100 萬。任何趨勢的發展都會遭遇中途折返,包含近期不斷上揚的美元指數亦然,在 2014 年 10 月曾經有著持倉損失超過 100% 原始保證金的拉回。此類情況下,過多的注碼會造成交易者無法完成既有策略,可能來自於心理所承受的壓力,或是移動停損等機制的啟動。
上述三項是常見於破壞 Win / Loss 規則排列的因素,每個交易者都不妨統計自有系統的Pattern,再從圖表觀察虧損連續排列的時段具有哪些價格或波動特徵,如此更能夠掌握策略的弱點,再選擇改善或在此條件下暫停交易。

System Pattern 是一個用於觀察獲利、虧損排列方式的工具,它可以協助強化既有策略,並且因為能夠有效的停止過多連續虧損單發生,成功降低許多中型以上的 Drawdown。



《 本文由 PROG 璞格交易團隊 提供 》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