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信箱 service [at] bituzi.com
幣圖誌首頁 facebook粉絲團 google plus google plus


交易原則


今天,璞格某種程度的滿了一歲,去年這個時候我們成員因為一鼓不知從何而來的熱情,在 Facebook 上設了一個專頁,開始分享對於交易的設計、執行方式、以及我們在金融市場中的所見所聞。近幾個月由於事務繁忙,敝團隊未能與大眾投資人直接接觸。與大眾投資人接觸的經驗是愉悅而輕鬆的,因為我們初始的定位便無意從到場者身上獲取利益,也因此在一開始的公開講座內,總有人詢問為什麼。或許沒有後續付費課程等推銷的活動較少見。幾次下來,我們接觸到了除法人外的不少投資人,也在維持一段時間的聯繫內容中觀察到許多交易者探討系統設計或改造時都存在一些普遍性的盲點:沿用過多既有思維跟眼光,再將新獲得的工具套用於其上作為一層濾網,卻未從根本思考整個交易系統的邏輯由何而來。( 也正因為既有思維無法在市場中奏效才著手重新研究交易邏輯,卻往往又將思維框限於原有的概念中 )

在下文開始前,我們想再次喚起一個重要的觀念:無論是價值投資、方向性、價差、造市等,獲利都來自於市場的效率缺乏。只要交易者找尋到任何一絲效率不足之處,便可用以賺取報酬。

「過度最佳化」是一個已經在各處都被討論到缺乏新鮮感的議題,但也是一直無法被多數人解決的問題,它直接關乎到一條看似美好的回測權益曲線是真是假。若這一步無法獲得解決,再多的伎倆都是徒勞無功。多數 ( 或者可以說近乎所有 ) 的交易系統都被過度最佳化的原因,在於人們採用了肉眼觀察到的獲利機會。使用肉眼觀察到的波段若再配以一個簡單的指標系統,更不可能具有效率空間可以運用,因為市場上太多的參與者依據相仿指標生成主觀交易或程式系統的指令,理論上的獲利空間會被壓縮至 0,或過度擠壓成為負值造成交易者虧損。同理,一個未過度最佳化而具長期獲利能力的系統,「必然」具有某種程度的穿透性。穿透性從來都不是一個神奇的產物,它存在於所有合理的交易系統中。一個具有穿透能力的系統才能免除如同商品一樣不斷被上架、下架,再由是否打破 MDD 來證實交易邏輯的有效性,或將多個無法確定其來由的產品綑綁在一起共同運行。多策略所採用的樣本仍來自於單一市場歷史資料,一旦新樣本超出原有模式 ( out of sample ),這類系統會因為共同瓦解而使資金遭受瞬間的清盤。

第二個我們察覺到的普遍現象是人們過度於追求最大獲利,而非注視風險。一個追求最大獲利的系統會嘗試在歷史圖形中抓取最大的獲利區間 ( ex. 波段 ),然而一個已經完成、並且被系統設計者所選用的波段必然不存在過大的風險,因果的問題便由此而生。以突破為例,為何這麼一個簡易且被廣泛運用的概念卻造成很多投資人虧損?因為一個歷史線圖中的已完成趨勢「勢必」來自於突破,否則就不會被稱作趨勢,但僅僅單純的突破卻不代表趨勢即發生。不只如此,突破的風險其實也相對來得較高一些。

對於金融商品交易來說,獲利與風險存在著合理的比值區間,交易者能用 1 倍的風險換取 X 倍的獲利,這個 X 絕不可能為 100 是肯定的。既然如此,那麼 2 倍風險便可換取到 2X 獲利。一個善於衡量風險的系統,才具有縮放部位槓桿的能力,因為獲利大小只是來自於信用槓桿的縮放而已 ( 融資、融券、保證金、權利金 )。從一年前開始,璞格多次提及「風險價值」這個概念,亦即當風險低至資金曝險於市場有其價值時,才投入部位。風險價值的應用並不保守,而是將資金效益最大化,因為一個從追求獲利著手再回過頭套入多重濾網以降低 DD 等風險評估數值的做法,所鎖定的是獲利值而非風險,因此在風險的壓縮上更會造成過度最佳化的問題。

上述二者是我們在這個第一年結尾提供的想法,若有任何人願意思考任何璞格所述內容,不妨暫時拋下既有對於技術分析或程式交易的己見,或許可以多看到一些不同於以往的面向。

璞格接觸到很多打轉多年的交易者,以及在近期市場異樣波動中資金受創的人,在與之交談當中,我們體會到有一些根本的原則並未被多數人所體悟,以致於無論其吸取到任何資源都無從順利運用。本篇文章雖說簡易,卻也算是敝團隊在這一年來的總結與心得。



《 本文由 PROG 璞格交易團隊 提供 》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