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信箱 service [at] bituzi.com
幣圖誌首頁 facebook粉絲團 google plus google plus


非農就業數據不如預期,升息行動就此暫停?帶你快速看懂銀行股四強該買進或是賣出?

上週五公布的非農數據,依舊讓市場看不出個所以然,
道瓊指數小漲72點作收...
美國8月新增非農就業15.1萬人,
不如預期的18萬人,也大幅低於7月的25.5萬人

當月失業率為4.9%,高於預期的4.8%。

大家認為的九月升息機率,各派眾說紛紜,
其實連那些美國投資銀行與其他各家分析機構都猜不到了,
我們一般人又何苦執著去猜測?

作交易或投資並不是整天在「預測行情」
我們要作的只是對市場行情變動作出「該有的應對」。

根據彭博數據顯示,
美國聯邦基金利率期貨9月升息機率,
報告發布前的36%降至22%,之後回升到32%
而目前認為12月會升息的機率大約為61%

我們作投資的就像選美比賽,
你要選出的,並不是你覺得最美的,
而是要選出「大家覺得最美的」。

一個數據你要怎麼解讀那是你的事,
問題是在下一層思維!
也就是「你覺得大家看到這個數據會怎麼反應」。

在財經相關書籍中,
我很喜歡安德烈科斯托蘭尼的書,
像是《一個投機者的告白》這本書並沒有教任何進出股票的絕技,
也就是散戶最愛追求的「招」。

作者卻將投資觀念寫的深入淺出,
從以前到現在,完整讀過好幾遍,
不管操作順不順,拿起來翻讀一下,
總是會有不同的收穫。
這真的很酷,明明是同一本書,
但是不同時期去閱讀它,
就會有完全不同的感受。

甚至有時候不順的時候,
看一看就覺得問題原來是出在這裡。
對投資人來說,這真的是一本很棒的書。

短線與中線玩的是心理學,長線就要認真看基本面

安德烈科斯托蘭尼說:「證券交易是大眾心理學」。

在他的觀念中「股市短、中期的漲跌,90%是受到市場心理因素的影響,
而基本面才是左右股市長期表現的重要關鍵」。

「會影響股市行情的是投資大眾對重大事件的反應,
而非重大事件本身」

然而一般人看到訊息,卻只專注在解讀內容,
卻忘了分析市場可能的反應,
所以常陷入覺得該漲卻沒漲、該跌卻沒跌的困惑中。

基本面學派與技術面學派過去常常論戰,
其實兩者並不衝突,甚至可各取所長。

因為基本面學派過度重視所謂的「長期」,
會讓追隨者覺得反正之後又不會倒,
一定會漲上來解套。

而技術面學派過度重視每一個小趨勢,
會讓短線快手一直想要出手,
覺得都是賺錢好機會。

前者容易忽視進場點的重要性,
後者容易忽略大獲利其實是等待而來的。

升息對銀行股就是好?

美國股市中前四大銀行股,(以市值為判斷基準)
是富國銀行(WellsFargo,股票代號:WFC)、
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股票代號:BAC)、
匯豐集團 (HSBC Corp,股票代號:HSBC)、
和花旗集團(Citigroup,股票代號:C)。


讓我們來看看,升息循環時他們的股價表現?
(升息循環時期請參考舊文「你準備好了嗎?伴隨升息循環開始的行情是盤整」)

首先,是1994~1995的升息循環。(點圖可放大)


當時匯豐集團還沒在美股掛牌
(畢竟是英國公司,不是美國公司)
所以只有富國銀行、美國銀行、花旗集團三檔股票。
在這波升息循環中,三檔股票都弱於S&P500。

再來是1999年到2000年的升息循環,
花旗、富國銀行優於大盤,
匯豐集團、美國銀行則遜於大盤。(點圖可放大)


最後,則是2004年到2006年的升息循環。(點圖可放大)


這波循環當中,
除了花旗之外,另外三檔股票都優於大盤。

所以升息循環開始後,
對銀行股的表現沒有特定關係...
並不是「升息=銀行股強勢」這麼單純。

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結果?

升息不是代表銀行能加收利差、賺得更多嗎?
的確是如此...
但是近10年來的銀行早已不單靠利差在賺錢了。
除了利差之外,
他們的收益來源還靠許多跟利差無關的項目。
像是銷售金融商品的手續費、信用卡費等等。
下圖是美國銀行在2015年的年報:(點圖可放大)

可以看到利差帶來的營收(interest income)占了49,800(百萬美金)
但是跟利息無關的營收(noninterest income)也不遑多讓,
占了43,256(百萬美金)
「利息營收」僅比「與利息無關的營收」多了15%。

而不只是美國銀行如此,
全美市值最大的富國銀行也一樣,
下圖是富國銀行在2015年的年報,
利息營收是45,301(百萬美金),
非利息營收卻也占到了40,756(百萬美金)


所以升息對銀行的整體營收來講,不一定是好事。
因為雖賺到利差,
但是升息帶來的盤整、沉悶的股市走勢,
卻會阻礙金融商品的銷售。
(最好賣基金的時候就是大多頭!超好賣)

所以,反過來看另外一個問題:
「降息對銀行股是壞事」囉?
我們來看看過去幾波降息循環時,
四大銀行股的表現。
首先,是1989到1994的降息循環。
(當時匯豐一樣還沒掛牌)

可以看到,除了美國銀行與大盤貼近外,
花旗與富國銀行都遠遠超越大盤。
1995到1999的降息循環呢?
花旗集團遠遠超過大盤,
富國銀行與大盤差不多,
美國銀行,則是弱於大盤。

而2000年到2004年的降息循環這邊就不貼了,
因為當時經歷了兩年多的科技泡沫化,
大盤、每個類股都很慘。

最後,則是金融海嘯之前的降息循環。(2006年到2007年尾)
當時逼近泡沫破裂的邊緣,四大銀行紛紛下跌。

我們可以看到,升息循環結束之後,
只要大盤整體還健康,沒面臨到空頭格局,
銀行股也會跟著水漲船高,不會受到降息的影響。

那麼,最新的”Fintech”、”Bank4.0”等等趨勢,
對銀行到底是好是壞呢?
我認為還言之過早、無法判斷。
只能肯定的說,金融數位化對銀行老闆有利。
像花旗銀行最近推出的「聲紋辨識」服務,
就是科技取代人力的例子。
原本要透過客服問一堆「身分認證問題」來確保是不是客戶本人,
現在只要用聲紋就可以了。

如此一來,客戶省了時間,銀行也加快服務的速度。
原本因為程序較麻煩,服務時間冗長,
可能服務1000位客戶需要200位員工(數字為舉例),
現在一採用聲紋系統,只需要100位員工就夠了。
所以,對員工可不是什麼好事。

但對銀行老闆而言,
金融數位化,代表有更多非金融業的競爭者來搶飯碗。
像是新出爐的「信貸媒介平台」、中國的「螞蟻金服」、
之前Facebook試營運的「透過messenger進行跨國匯款」等應用,
都是非傳統金融業者,跨界來搶生意的案例。

傳統銀行能打贏嗎?還是這只是曇花一現?
就算打不贏,又能保留多少地盤?
現在都還很難說。

只能說,台灣的銀行業者在政府高度監管跟保護下,
應該可以安全一陣子。
但政府保護傘能撐多久?沒人知道。

所以,就銀行類股來說,
這邊不建議單純因「有可能升息」就進場投資。
因為除了Fintech來勢洶洶、還不知道後續會如何外,
升息對股市整體帶來的影響,也可能會拖累銀行股的表現。
倒不如等升息風波底定,市場的猜測聲音消失後,
再考慮銀行股的佈局。

掌握美股輪動,就看畢德歐夫專欄!
如果覺得這篇內容有幫助,請分享給更多朋友。
讓有用的資訊能幫到更多讀者。謝謝。
給點鼓勵點個讚吧!
升息因為會拖累大盤整體,所以對銀行股也不是好事。不如等升息循環過去後,再考慮佈局。最近金融股的上漲,我們視為跌深反彈,或是落後補漲,如果之前套住的投資人,或許可以趁亂先跑。

或許您對更多美股文章有興趣
美國之後換日本現在輪歐洲了--市場到底缺多少錢?
全球化讓年輕人跑光了,資金也是
22歲賺到歐元市場的暴利,是奇蹟?抑或是危機?
買下地球系列--美股ETF國際代碼整理(前進海外必備)
進入美股市場新手最需要知道的五件事

0 意見: